Evernote全球CEO :除了信息存储,还应该建立全新的知识神经网络
2018年01月04日 由 nanan 发表
201041
0
Evernote成立于2008年,它几乎是完全按照彼得·蒂尔《从0到1》里所描述的,走过一条典型的创业公司荆棘之路:先是因为一个极佳的理念和突出的技术,成为明星创业公司,再经历公司战略上的摇摆,短时间内的员工数暴涨继而又裁员,为了挽救业绩更换CEO,挣扎着走向盈利。
目前,Evernote在全球有360多位员工,中国区员工有40多位。跟硅谷其它明星公司,比如Facebook和Twitter相比,这个规模远不算大。这也是为什么在很多人的印象里,Evernote还是一家挣扎在盈利线上的创业公司。
Evernote一度想要通过做在线商店挣钱,但这家公司显然错误估计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好在最终它还是回到了正轨。
作为知识管理工具,Evernote应该有三层功能:一是记录过去,二是让现有信息之间产生有机的关联,成为一个系统,三是培育出新的创想。Evernote如今借助全球2亿用户的笔记上传,以及在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研发,已经走到了第二步,建立跨类别的知识网络。
Evernote 全球CEO Chris O’Neill、印象笔记中国CEO 唐毅发表了他们对中国市场的看法,以及风波过后的Evernote是否真的那么“慢”(原意不改情况下,略有删减):
问:大约在两年前,Evernote走入了一个明显的低谷。换CEO、裁员、业绩下滑,这两年内,你们的声量明显比之前小了很多。可以说说吗?
Chris O’Neill:Evernote是硅谷第一批独角兽公司,且设置了一个非常高的起点,所以大家对它的期待很大,再加上中美这两年技术媒体交流比较多,大家很自然的就会看你有没有进展。但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总体来看,印象笔记一直都在稳步的发展。
问:那么这两年你们主要做了哪些事情?
Chris O’Neill:首先,我们在很多方面强调大脑的记忆性,如果你记不住太多东西的话,需要第二大脑来帮助你记忆更多的东西,在此愿景下,我们已经在现有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了。
而且最近我们会和Siri进行一些整合,基于现有的一些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机器学习和AI,让现有的知识形成一个全新的神经网络。
问:在智能音箱方面,为什么第一个合作伙伴选择了小米?论技术的话,科大讯飞和阿里的技术应该也不弱。
唐毅:小米关注度更多,而且只卖299元,销量非常大。就软件来讲,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服务到更多用户,积累更多的数据,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改善机器学习。
问:你们跟小米谈了多久?
唐毅:小米的智能音箱第一版推出之前我们就开始探讨进行合作,第二版就可以支持印象笔记。
问:2017年以来,中国科技圈很多人认为短视频是未来人们消化内容的主要形式,因为它的信息量更大。所以譬如快手、今日头条都在发力短视频内容,也在发展对视频的抓取和分析技术。你们所做的深度学习会对这块有所侧重吗?
唐毅:我们数据的结构特点是: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来记录、分享、抓取、协作等等。这个就是非结构性和结构性数据之间的区别。我们觉得数据格式是无需争论,没有意义。用户在这个场景下,他习惯用什么格式,Evernote都可以处理,没必要说视频才是最有价值的。
问:Evernote现在的用户有多少?盈利主要还是靠付费用户对吗?
Chris O’Neill:Evernote在全球有2亿多用户,其中中国用户超过两千万,而且过去两年付费用户增长了两倍以上。B2B的业务占15%-20%左右,未来这个占比会大幅度的上升。
问:从创立之初,外界通常认为 Evernote定位的是高端用户,你们如何定义自己的用户?
Chris O’Neill:专业人士、高收入、高教育程度、进取心强、自我管理能力很强,由此带来的高活跃度和高付费率、高协作度,这些都是全球用户的一些特点。
唐毅:核心功能做好了,产品的使用率一下就上来了。我认为要从产品经理而不是市场经理的角度考虑问题。
问:能举一个你们随着中国的科技环境而改变自己的例子吗?
唐毅:第一,中国团队是直接向CEO汇报的;第二,中国是一个完整的团队,服务都是在本地的,我们有相当的自主权来做很多的事情。
问:就营收来讲,中国是美国本土之外最大的市场吗?
唐毅:中国在任何一个指标下面都是Evernote排在靠前的市场。印象笔记中国也将在未来进一步本土化,更好地服务中国知识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