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趋势,陪伴或许是新的方向
2020年01月13日 由 TGS 发表
349877
0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习惯了独来独往的生活。虽然上班或是上课都有一群人陪伴着,但在下班、下课喧闹过后,留下的都是孤身一身的背影。
近日,CES 2020落下帷幕。本届CES上,三星发布两款人工智能相关的产品:“人造人”NEO、陪伴机器人Ballie。这两款人工智能产品都注重机器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上,为人的情感服务。
陪伴是必需品
社会是一个让人快速成长的环境。在21世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做任何事情都讲究“快”、“效率”。不然稍一不小心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从而被社会淘汰掉。表面上看这个社会是充满现实、冷漠、冰冷的。实际上,只要你用心去留意下身边的事与物,就会发现这个世界还是暖的。尽管带来这温暖的,是冰冷的金属。
当手机刚刚开始普及时,60后、70后往往会去斥责年轻一代太不“自律”,离不开手机。可是,当他们年纪大了以后,同样也产生对手机的依赖。 有专家表示,没有一个东西能像手机这样,只要人想,就可以机不离手。手机稳定性的存在,就像自我的延伸,人不需要跟它搞好关系,不用在乎使用太久了,它不高兴,也不必担心它会疲劳。只要人需要,它就在,还能满足很多精神上的需求。
心理学家表示,人类对依恋的需要,就是本能。然而这种本能的需求,在人类进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就一直遭到不同程度和方式的破坏。现代社会朝九晚五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割裂成一个个个体,迷失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中,引发孤独的社交隔离现象正在蔓延:单身率上升、结婚率下降、儿童数量减少、志愿服务减少。这种“陪伴”缺失造成的影响往往十分严重,英国曾开展了一项针对300名5~13岁儿童的研究,他们发现,孤独的儿童在青少年时期更有可能陷入抑郁,发生睡眠障碍,甚至影响学业。
目前,还没有确切数据显示有多少人同时经历着社交隔离与孤独,也无从知晓这些群体是否面对着最大的风险。霍尔特-伦斯塔德预计,这两种人群的重叠率能达到20%到40%。因此,一个让人觉得安心可靠,不会被拒绝,不会被忽视,不会被伤害的物件,一个稳定的陪伴者,是现代人们所急需的。
陪伴,是父母给予孩子最大的礼物,但工作忙、不知如何陪伴又是许多家长面临的问题,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智能陪伴教育”成为一种创新方式赋予在儿童产品中。陪孩子聊天,给孩子讲故事,还可以教孩子学英语、学算术……这些机器人既像玩伴,又像学习的工具,一些爸妈希望小小机器人能够在他们不在孩子身边时陪伴孩子边玩边学习,感受到学习成长的快乐。
人工智能的新方向——陪伴
在今年的CES上,三星向公众展示了两款最新研发的人工智能产品。其中一款名为Ballie,外形像一个圆滚滚的大型网球。从三星展示的demo开看,Ballie可以在家里四处行走,通过对环境和周围物体的识别扫描,他会自己来判断并指挥相关智能家居设备进行工作,不需要等待用户指令,自行完成做家务、管理智能设备、安全监控、健身教练以及病后恢复等需求。Ballie还自带摄像头,能够捕捉到生活的美好瞬间。从三星提供的demo可以看出,智能机器人Ballie主要靠类似玩具一样的外表和贴心的智能服务为用户提供“陪伴”,主要还是面向年轻的消费群体。
第二款人工智能产品是“人造人”NEO。该项目是通过计算技术生成模拟真人的虚拟人物,可以与用户实时互动。Neon的每个虚拟人物都是从真人图像创建的。这些图像被输入至机器学习模型。
在CES上,Neon演示了一名员工和一个女性虚拟人物之间的互动。这名女子留着短发,穿着全黑的服装。Neon的不同之处在于互动的实时性,以及专注于人类行为的细节。
根相关人员的说法,就微笑这样的表情来说,Neon的虚拟人物不会每次微笑都一模一样。每个表情、动作和表达都是基于人工智能模型动态计算生成的。他甚至表示,Neon愿意以牺牲功能为代价,专注于虚拟人物的人性。例如,这些虚拟人物并不会成为随叫随到的智能助手,它们也会“感到疲倦”,需要独处的时间。
它不仅仅局限于为孩子服务,从某种层面上来说,它也是孤独的大人们最好的朋友。人生来孤独,所以最讨厌孤独,根据多年前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讨厌孤独的人是接受调查总人数的98%,类比到全球,这个数字也不会低于90%。所以,市场前景广阔。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此提出质疑,而这个质疑也算有理有据:人工智能通过程序表现出的情感并不是真实的,而是被设定好的。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随机性,机器难以理解。
但该质疑者也承认,情感计算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测量心脏心率、皮肤导电率、体温等生理信号可以有效地识别人的情感状态并作出相应的情感反馈,从而帮助人们摆脱孤独的束缚。
有需求,就会催生供给,从而产生利益。陪伴,或许可以成为人工智能的一个新方向,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内成为一个热点,成为趋势、潮流,由点及面,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进步。